文章大綱

  • 你的孩子適合什麼學習方式?

  • 原來我的孩子適合用動手做的方式學習

  • 用手作學習的好處

    1.容易引發孩子的興趣 

    2.容易建立孩子的就感

    3.讓孩子在知識學習上,更容易理解。

    4.培養耐心、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面對挫折時正面的態度
  • 3個關鍵步驟

      步驟1 : 觀察孩子興趣,投其所好
    
      步驟2 : 從簡單的手作開始,建立孩子成就感
    
      步驟3 : 建立手作與知識學習連結,開拓孩子學習經驗視野
    
  • 結語

 

你知道你的孩子適合什麼學習方式嗎?

在傳統教育下,我們所知道的學習方式是坐在教室裡聽著老師講課,所以我們以為學習就是這樣,不論課堂上講的好不好玩或懂不懂,通通照單全收,就算不懂也背起來就好。但是否每個孩子都適合這樣的學習方式呢 ?

學校教育是較單一的學習方式,因此對於不適合這樣學習方式的孩子,往往他們會覺得課堂上的學習無趣,因此無法專注在這樣的學習模式上,這類的孩子往往會被貼上過動、學習有問題、低成就等標籤,導致孩子學習意願更低落了。

因此引發孩子學習動機前,也要先了解 : 我的孩子適合什麼的學習方式 ?

 

原來我的孩子是適合用動手做來學習的孩子

我的孩子Ian哥在他小學六年級時,拿著課本來問 :「媽咪,我怎麼都搞不清楚槓桿原理的施力臂、抗力臂」看著孩子很沮喪的表情,我就跟先生說了孩子的困擾。結果隔天先生設計了一台投石機,雷切後零件帶回家給孩子組裝。Ian哥組裝完,開心的玩了玩,爸爸趁機跟他說哪裡是施力臂抗力臂,Ian哥開心的笑了~

他跑來跟我說 : 「媽咪,我終於懂了 ! 但是為什麼學校不這樣教呢?」那時我語塞了。

我才發現,原來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在課堂上光用"聽"來理解或背誦的學習方式,

因此我開始觀察,才發現原來我的孩子是適合動手實作來學習的孩子。用親手實作的方式去體驗,可以讓他的理解力提升,學習動機也增強很多。所以我後來開始請先生設計一些好玩的玩具讓他手作,他也因此進步良多。

 

用手作學習的好處 :

1.容易引發孩子的興趣

動手做東西,是人的天生本能,所以才會有遠古時代的人類會製作器具或武器幫助狩獵,或在生活上使用。所以透過這樣的方式,孩子會覺得有趣,更容易引發學習的動機。

2.容易建立孩子的就感

透過手作很容易建立成就感,當然要選擇適當的難易度開始,若孩子一開始就感到挫折,可能就會覺得自己能力不足沒有信心,直接放棄了,反而容易轉向手機電玩遊戲取得成就感。

因此一開始從簡單且有興趣的手作開始,適建立成就感最好的方式。

3.容易將知識具象化,讓孩子更容易理解。

因為多數時候知識都是抽象而非具體的,孩子在學習階段時,不太可能有很多的人生歷練或視野,所以沒辦法立刻理解抽象的知識原理。但透過手作學習的方式,可以把知識具象化,孩子自然更容易連結,也就不會排斥學習了。

4.培養專注力、耐心、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面對挫折時正面的態度

現代的孩子是網路原生世代,不僅生活上很便利,資料的尋找在網路上也容易取得,因此快速便利取得變成孩子很習慣的生活模式,讓孩子更難以付出專注與耐心在一件事物上。因此,需透過孩子有興趣的手作改善這部分的狀況。但前提是孩子有興趣,否則只是為手作而手作,也可能會有反效果。

我們發現,在手作過程中,孩子除了願意付出更多時間外,在面對挫折時也會去調整和學習。孩子的解決問題能力和挫折忍受力,也都有所提升。

 

用手作的學習方式,讓孩子學得更好的3個關鍵步驟 :

雖然手作可以讓孩子更容易連結學習,但並不是丟個DIY材料包給他就好,還是要經過適當的引導,養成習慣後,孩子便會進入自主學習的模式了,這邊跟大家分享我的經驗。

步驟1 : 觀察孩子的興趣

在開始讓孩子手作學習前,一定要先觀察孩子的興趣,因為引發興趣是點燃學習動機的重要關鍵。

或許很多家長會覺得孩子好像沒什麼興趣,或是只喜歡玩電玩遊戲,那是因為孩子尚未有較寬廣的視野,所以可以帶孩子看看展覽,或是搜尋一些影片和孩子一起討論分享,也可以在學校閒暇之餘的暑假、寒假或假日參加一些營隊課程讓孩子探索不同的興趣。

步驟2 : 投其所好,從簡單的動手做開始,建立成就感。

**從簡單的動手作開始:**剛開始接觸手作時,可以從簡單且孩子有興趣的下手,比如 : 黏土、剪紙、樂高等,難度較低的手作開始,因為剛開始接觸若太困難,容易讓孩子懷疑自己的能力而失去興趣,因此難易度的拿捏是需要考量的因素。

**適時給予孩子讚美:**當孩子完成時,可以適當地給予孩子讚美,這樣孩子除了會有完成時的成就感,也因受到父母的肯定而會更有自信,就更有繼續嘗試的動力了。

一起親子手作也很棒 : 這個階段,爸爸媽媽可以陪伴孩子一起手作,會讓孩子覺得不僅好玩,還可以享受父母陪伴的親子時光,也可以產生正向的連結。

但千萬要記得過程中,適時的協助就好,若過度介入或有言語上的斥責,會讓孩子無法融入手作的過程,反而會降低自信心。

步驟3 : 連結知識學習,讓孩子覺得原來知識不是只在書本和考試裡。

在這個步驟裡,建議家長可以在孩子完成後的作品後,和孩子一起討論裡面有哪些知識連結,比如科學原理、物理原理或是美學的設計,一起討論並適當引導,或讓孩子了解原來創作或是設計是需要科學或是理論基礎的奠定。也能讓孩子知道學校的學習,並非為了考試而已,而是一個可以應用於日常生活的知識。

這階段也建議父母,不要講得太深的原理,最好可以貼近課本裡或生活裡常見的知識,若孩子有更深層的興趣,則可以逐步加深,或和孩子一起上網找資料喔。

結語

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,也都擁有他美好的特質,若被傳統教育的考試評量制度抹滅了,那是很可惜的,我相信這都不是我們想看到的。身為父母的我們,可以做的並不是強迫他們學習,而是找到適合他們的學習方式,並大膽嘗試,帶孩子去看見自己的價值,

我相信,你一定會看到孩子眼底的光芒閃爍的。

 

我是地圖媽媽楊小麟,是教育第一現場的老師,也是帶兩個孩子自學多年的媽媽

如果有任何關於孩子的想法或問題,歡迎直接聯繫我聊聊喔 ~